近期,高温多雨天气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温床,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。为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,木格镇党员干部、网格员和志愿者们的身影在村里穿梭不停——他们带着厚厚的防疫宣传资料和蚊香,正挨家挨户开展防蚊灭蚊宣传。这场以“净环境、防疾病、保健康”为目标的爱国卫生运动大财配资,正以最贴近群众的方式,筑牢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防控防线。
入户宣传
把“防蚊经”讲到群众心坎里
工作人员带着一叠防蚊指南,敲响了村民的家门。刚进门,工作人员的目光就落在了阳台角落的花盆上,“阿叔,您家阳台这几盆花,盆底的积水要及时倒,这种地方最容易滋生蚊子了”。
说完,工作人员还打开手机,指着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图片:“这病一开始像感冒,但关节疼得厉害,严重了还得住院,全靠蚊子传,咱们把家里的蚊子源头清了,比啥都强。”
工作人员的“服务包”里除了手册,还多了几盒蚊香。工作人员将蚊香派发到村民手中并再三叮嘱:“可以在无人在家的时候点上蚊香,紧闭门窗,确保成蚊消杀到位,同时,要是觉得头疼、关节酸,千万别扛着大财配资,立马给村医打电话,或者让邻居带您去镇卫生院”。
这样的场景,在木格镇的7个行政村每天都在上演。自7月中旬启动“分片包户”宣传以来,镇里抽调了130余名镇村干部、网格员和志愿者,按“自然村”的标准划分责任区,确保“不落一户、不少一人”。为了让村民听得懂、记得住,工作人员还总结出三句口诀:“翻盆倒罐清积水,纱窗蚊帐防叮咬,发烧腿疼早就诊”。
截至目前,全镇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户,派发宣传单4000余份,发放灭蚊片等防疫物资4000余份。
全域整治
从把“防蚊经”讲到群众心坎里
“网格小分队”是木格镇针对蚊虫滋生特点组建的“尖刀班”大财配资,专门负责排查清理隐蔽积水点。他们的排查清单上,列着12类重点区域:村民房前屋后的坛坛罐罐、巷道里的排水沟、闲置地块的废弃容器、学校操场的积水洼、菜市场的下水道等。
队员们顶着35℃的高温,在辖区内重点区域针对塑料桶、轮胎、瓦罐等易积水容器展开排查。除了人工清理,专业消杀队伍的“火力支援”同样关键。由12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消杀队背着喷雾器,对重点区域蚊虫展开全方位消杀。
长效巩固
以把常态化机制织密健康防护网
为持续巩固防蚊灭蚊成效,木格镇将聚焦长效治理,构建常态化防控体系。一方面,建立全域联动的巡查整改机制,统筹镇村干部、网格员力量,定期对辖区卫生死角、积水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,实行“发现—整改—回头看”闭环管理,动态消除蚊媒孳生风险。
另一方面,深化健康理念宣教,将防蚊知识融入村社宣传栏、村民大会等日常场景,通过“案例讲解+技能示范”,推动“清积水、防叮咬”成为群众自觉习惯。同时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,形成“镇统筹、村落实、户参与”的共治格局。
此外,木格镇将结合季节特点和蚊虫活动规律,动态调整消杀频次与范围,强化蚊媒密度监测,确保防控措施精准高效,从根本上降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,让洁净环境与健康理念长期惠及群众。
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